当美团、高德花样杀入网约车市场,消费者们真正的诉求是什么?
几天前,高德地图上线顺风车业务,更早些时候,美团杀入滴滴腹地,试图强行从滴滴手中切分出行市场。如果算上 “嘀嗒”、“首汽约车”等平台,在经历数年的淘洗之后,网约车市场没有如早先预期的那样江湖一统,既有的格局反而有松动的迹象。
对于任何企业来说,杀入对方占绝对优势的领域都是一次冒险。互联网以自己的方式模糊了行业的边界,使得降维打击或者跨界“打劫”变成寻常事。打败你的可能不会是你视野所及的对手和敌人。在这一点上,互联网时代的竞争与工业时代的竞争有着天壤之变。不过这并不表示终极竞争规则的改变:不管是谁,不管提供何种产品和服务,取胜的关键始终是获得消费者的满意。出行市场战端再起,无非说明在闯入者眼中,消费者需求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,他们自信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价值,带来社会整体福利的提升。
所以我们会听到有人说,现在最划算的方式是用滴滴买外卖,用美团打车。这多少有些调侃的意思,传递的信息却相当清楚——欢迎打车领域的美团或者外卖领域的滴滴,是因为人们相信,他们可以从竞争中获益。更安全、更合理的定价机制和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,无论是谁,如果不能在这几个维度上比对手做得更好,恐怕无法在出行市场版图上写下自己的名字。对于资本实力相近的玩家来说更是如此。即使作为一种攻防策略,只是想在对方领地制造一些麻烦,也无法背离这样的准则。
很多人认为,网络和平台效应的存在,使得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商一旦获得优势乃至垄断地位,就很难被撼动。这也被视为互联网经济的护城河所在。我们在出行市场看到的是另一种情形。这固然与出行市场的特点有关,不过也提示我们,长期来看,即使转换平台或者变更服务商的成本会大一些,如果竞争者能以合理的价格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,那些曾经爱你的消费者也可能毫不犹豫地背你而去。不幸的是,再强大的帝国也会犯错,它们忽视了潜在竞争者,或者更致命的是,轻慢了忠诚于自己的消费者。这为跨界打劫或者降维打击提供了最佳的机会。很多人曾经认为脸书在社交媒体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,但信息泄露丑闻之后发生的一切,足以将它的脆弱暴露无遗。
从监管角度看,新竞争格局也会带来新课题。此前一些地方尝试以控制车辆上限的方式强化管理,但这也会将竞争拒之门外。相比网约车初起之时,这是全然不同的市场环境和监管规则下的新一轮 “战争”。监管者需要在鼓励竞争和避免恶性竞争之间找到最优解,在此之前,不妨保持审慎与宽容。虽然这很可能意味着监管成本的增加。
2015年1月,经济观察报曾在社论中说,“给滴滴们一个机会”,那时候滴滴们仍在合法与非法的夹缝中挣扎,监管者顾虑重重,传统的出租车业者满是敌意,一些城市选择封堵“闯入者”。我们相信滴滴们创造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——它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强大的资本支持,创新的服务理念发掘了潜在的市场需求,也满足了多样化个性化出行消费的需求。
事实胜于雄辩。而今情势与当初大为不同。规则在博弈中落地,网约车有了合法身份,在很多城市变成基本出行服务的一部分。当初的丑小鸭变成了如今的独角兽——这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。好消息是,竞争仍在继续,虽然这已经是一场独角兽与独角兽之间的竞争。
会有新的玩家下场,会有新的并购发生。这是今天这个市场的常态。我们愿意像当初欢迎滴滴一样,欢迎美团、高德乃至那些仍然是丑小鸭的竞争者——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忽视丑小鸭,它们在巨头的缝隙间努力争取着自己的生存空间,从未想过放弃。
特别提醒: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,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,可联系尊龙凯时平台登录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